第二百三十九章 沂州商家的变化-《大明小人物》
第(2/3)页
众人纷纷点头称是,其中一位年长的商人说道:“鄙人孙建茂,都怪我目光短浅错失与何公子合的良机。这次与大家一起腆着脸来拜见何公子,请何公子再给我们一次合作的机会,那怕分成比例再降一成我们也愿意。”
何志远惋惜的摇头说道:“诸位应该也看到了,现在沂州已经有七八家水泥厂,并且都在扩建,要是在沂州再建水泥厂,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,到那时必然会相互降价,恶性竞争,那就没有多少利润了。”
众人听了此话,脸上都显出一些失望之色,不过何志远说的也是实情,现在沂州水泥作坊的规模比原来预计要多出至少三倍,再建水泥厂确实不是一个好时机。这时候孙建茂又说道:“何公子,我们现在都看好水泥的前景,如果沂州境内已经饱和,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,据我所知青州府内只有莒州和沂州境内有水泥作坊,其他地方还没有。去其他建厂,可以节省大笔的运输费用,相信利润还是很丰厚了。”
何志远早就有这样的想法,现在这些商人们提出来,他自然同意这种合作方式。是以他说道:“这倒是好办法,不过当地官府需要由你们去交涉,这只是提供水泥配方,我不贪财,还是按原来的分成方案即可。”
众人听到何志远同意了孙建茂的提议,大为高兴,纷纷表示:“在当地建设水泥作坊的事情无须何公子操心,我们自会想办法与官府交涉,只要有与何公子的合作契约,我们马上就去当地官府交涉,尽快把水泥作坊建起来。”
何志远点头表示同意,然后又告诫他们说道:“依照现在的价格,水泥作坊的利润非常丰厚,但是你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可以次充好,不可任意克扣工人的工钱,更不可随意降价,恶意竞争,否则我有的是办法让你们的水泥作坊开不去。”
众人听了此话,无不答应何志远的要求。孙建茂也说道:“何公子请放心,既然我们要合作,我们就决不会做违背何公子意思的事情,其实大家都感受到了凡是跟着何公子走的都发财了,凡是与何公子做对的都很惨,这种情况下谁会做傻子呢?”
“说得好,既然你们愿意跟我合作,那今天咱就把契约签了。”何志远赞赏道。
接下来他们便拿来纸笔,一一将合作契约签好。
这一次一共与十五家签订了合作契约,未来要建立的水泥作坊遍布青州府与兖州府。按照现在的规模计算,这十五家水泥作坊一年后至少能给何志远带来几十万两银子的利润。同时也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几万个的劳动岗位,解决上万个家庭的温饱。水泥的出现也大大降低了房屋的建筑成本,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,交通条件的改善更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,后世就曾有“要想富先修路”的说法,而在大明朝交通方便同样也能促进当地的繁华。
事情谈完之后,这些商人们一起道谢离去。何志远在山上走了一上午,身体有些匮乏,就躺在床上休息去了。
刚睡下没一会,有下人过来禀报说尹矿长与他的儿子尹立夫正在外面等候。何志远翻身起床问那下人:“尹立夫回来了?”
那下人回答道:“他刚回来没多一会,看他们父子俩的高兴劲儿,像是有好消息带来。”
“快让他们进来。”何志远吩咐道。
何志远来到正堂,看见尹矿长带着一个精瘦而且皮肤黝黑的年轻少年正在厅内等侯,很明显,这位少年就是尹矿长的儿子。尹矿长见何志远进来,赶忙与儿子一起给何志远见礼,尹矿长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我的小儿,他今天上午刚从山里回来。”
尹立夫见到何志远立即跪倒行大礼,口中说道:“多谢何公子的救命之恩,立夫无以回报,唯有用我所学为何公子探矿寻脉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