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皇朝更迭-《时空打捞之夏朝》
第(3/3)页
接着,桓帝采取了更大的举动,发动“党锢”事件,镇压打击宦官的直臣。当时,襄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。他任河南尹时,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,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,又被赦免,后来即任司隶校尉。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,贪残无道,杀死一位孕妇,畏罪躲在张让家中。李膺知道后,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。凶此,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,休假时不敢走出宫门。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,名声越来越高,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,他与太尉陈蕃、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。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。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给太学生、都国生徒“共为部党,诽讪朝廷,疑乱风俗”。桓帝大怒,于是诏令全国,逮捕“党人”,收执李膺、陈实等200多人。有的党人逃走,桓帝就悬金购赏。一时间,使者四出,相望于道,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。第二年,在窦武等的表请下,桓帝对“党人”略为宽恕,下诏将其赦归田里,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,不得做官。
桓帝不仅改元多,宫女也多,就连皇后也立了三位。桓帝生活相当腐朽,后宫宫女多达万人,尽管他曾接受光禄勋陈蕃的建议,放出宫女500百余人,但这仍远远低于所留宫女的数量。他所封贵人就有十几人之多,才女更是无数。而且除了众多的嫔妃,他还先后册立了3个皇后:一个是梁皇后、一个是邓皇后,还有一个是窦皇后。
梁皇后名莹,是梁太后之妹,桓帝初为蠡吾侯,太后征桓帝到洛阳,准备把她嫁给桓帝。尚未成婚,桓帝被梁冀策立为帝。于是按惠帝时娶张皇后规格,聘黄金两万斤,其他彩礼仍旧。这样,梁莹入宫,即立为皇后。
梁皇后被立以后,由于其姐姐临朝听制和哥哥专权,桓帝对她极尽宠爱。梁太后病逝,桓帝对她的态度就开始转变。梁皇后虽得到桓帝数年宠幸,却一直无子,桓帝对她慢慢疏远。这使她对桓帝嫔妃暗怀怨忌,凡妊娠者,无不设法使她们堕胎。桓帝由于畏惧梁冀,对梁皇后暂时还不敢谴责,但对她更加疏远,很少再与她恩爱。梁皇后终于因忧愤而病死。
邓皇后名猛女,是和熹皇后邓绥从侄邓香之女。其母名宣,先嫁给郎中邓香,生邓皇后,后因丈夫早死且邓氏遭难,改嫁梁冀的妻子孙寿之舅梁纪。邓皇后因幼年随母亲生活,即改姓梁氏。长大后,孙寿看她容貌姣美,把她送入宫中。当时为采女,为桓帝所“绝幸”。因此,第二年桓帝就封她哥哥邓演为南顿侯。邓演死后,其子邓康嗣侯。到梁皇后病死后,桓帝诛灭梁冀,即立为皇后。当时桓帝由于厌恶梁氏,便把她改姓为薄,并封她母亲宣为长安君。后来有人指出邓皇后本是邓香女儿,不应该改易他姓,桓帝又让她重新改姓邓氏,并且追封邓香车骑将军、安阳侯,更封宣、康大县,赏赐以巨万计。不久,其母宣去世,桓帝又特加优待,葬礼均照皇后之母的规格举行,并以邓康弟邓统封昆阳侯、邓统从兄邓会袭封宗阳侯、邓统弟邓秉为清阳侯,其他邓氏宗族也都位列校尉、郎将等。
由于邓皇后无子,桓帝对她的宠爱也没有持续多久。后来桓帝对郭贵人宠幸,邓皇后自恃位尊,骄横忌妒,与郭贵人在桓帝面前互相谮告。这使桓帝对邓皇后非常不满,下诏废黜,送暴室管制。邓皇后忧愤而死,为皇后7年,其兄也都受到制裁。
窦皇后名妙,是章德皇后从祖的孙女,父亲郎中窦武。延熹八年,桓帝废邓皇后,窦皇后被选入宫中,立为贵人。当时,桓帝对采女田圣特别宠爱,想立田圣为皇后,但朝臣以田圣出身微贱而强烈反对。桓帝无奈,只好策立窦妙为皇后,封窦武为槐里侯、特进,拜城门校尉。但尽管如此,桓帝对窦皇后仍不甚宠幸,所爱还是田圣等女。桓帝病重,就封田圣等九女皆为贵人。
由于桓帝的薄情,窦皇后对田圣等人一直有气。桓帝去世,窦皇后称皇太后,即与父亲窦武临朝定策,迎立解犊亭侯刘宏,是为灵帝。临朝听制后,窦太后立即发难,桓帝的棺材尚在前殿,就派人杀了田圣,并且还想把其他桓帝的贵人全都杀掉。在中常侍管霸、苏康的苦谏下,方才作罢。不久,窦武和陈蕃等人谋诛宦官事露,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死窦武,即把太后迁于南宫云台,其家属迁于比景。灵帝念及太后曾援立自己,对窦太后比较照顾。曾率领群臣朝见太后,并亲自为她祝酒。以后又听从黄门令董萌的劝告,增加太后的供养。但太后心中悲愤,终因母亲死在比景,感伤而死。
桓帝没有儿子,生有三女。长女刘华,封为阳安长公主,嫁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;次女刘坚,延熹七年封为颍阳长公主;小女刘修,延熹九年封为阳翟长公主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