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六章 第二次欧战-《伐清171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恩斯特在信中谈论到的应对之策,就是逐渐激化他们的内生矛盾,用这种矛盾来掩盖东西文明之争的实质......显然在这个过程中,舆论战已经开始慢慢地发挥着自己的威力,它正在以一种悄无生息的方式,从民间来激化矛盾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该死的普鲁士人!该死的法国人!”

    在维也纳的街头上,人们看着报纸上的最新消息,总会情不自禁地骂上这么一句话,在所有的奥地利人看来,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普鲁士人和法国人,那么无疑整个世界会和平许多,就连西里西亚也不会被人夺走。

    一种充满了怨恨和恼怒的情绪始终盘旋着奥地利的上空,而对于此时的奥地利统治者玛丽娅·特蕾西亚而言,却一直在有意地利用着这股情绪推行对普仇视政策,并且还派遣密使远赴各,激起对腓特烈的敌意,并为奥地利争取盟友。

    可问题就在于,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争,欧洲局势也发生了些许变化,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曾经支持玛丽娅·特蕾西亚的英国人,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想法,他们为了拉拢腓特烈,片面承认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所有,准备再一次抛弃玛丽娅·特蕾西亚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新上任的英国首相老皮特,此时由于亨利·佩勒姆突然去世,使得长期在议会占统治地位的辉格党群龙无首,而托利党正在积蓄力量伺机再起,这让英王乔治二世多少有些担心,因此便选择支持了辉格党少壮派的代表老皮特,使得他成为了新的首相。

    当然,坐上这个位置不容易,要坐稳就更不容易。老皮特为此准备的药方很简单,就是迎合全英国上下统一的梦想—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击败法国,夺取其在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,成为欧洲的霸主乃至于将来成为世界的霸主。

    为此,老皮特天天在议会上发表鼓吹战争的演说,并且决定要将法国在上次战争中最大的帮手普鲁士拉过来,组成英、奥、普、俄对法大同盟,于是便向普鲁士提出了共同防御的建议。

    而腓特烈面对这一提议并不能拒绝,因为面对俄奥英同盟,他很难真正招架得住,而且也很难让法国为了普鲁士的利益出手,因此面对这样的困境,腓特烈只能选择同英国站在一起,他同英国人很快就签订了《威斯敏斯特协定》,即双方将会共同抗击入侵普鲁士和汉诺威的敌人。

    可是这件事对于玛丽娅·特蕾西亚而言,却是一次真正的背叛,一次来自上次战争中所有盟友的背叛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结果,玛丽娅·特蕾西亚并不能接受,甚至专门通知英国大使,声称:“英国竟然与‘我个人及我家族永久的敌人’签订协定,实在让人深为震惊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