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回家-《漂亮作精在七零当调解员》
第(2/3)页
转眼过去一个多月,姜安安开始想念彪悍娘和懒汉爹。
-
得知救援队要走,双寨村村民们表现得非常不舍。
村里的东西大部分都埋藏在地底下,不过还是带了一点出来。
双寨村产柿子,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柿子树,每年村民们把柿子摘下来做成柿饼。
临别前,村长提着小竹篮编制的礼盒挨个送到每一个救援队成员手中。
竹篮不大,刚好能放两只柿饼。
“这些都是大家伙连夜赶制出来的,一点心意,希望你们能收下。寓意着万事如意,节节高升。”
“不行,我们不能收,柿饼也是重要的粮食。”
“收下吧,县里按照人头拨了救济粮,足够我们生活到秋收。你们不收柿饼,是不是嫌弃礼物太寒酸?”
“上面有规定,不能收礼物。”
……
一番推辞下,村民们趁着大巴发动直接往玻璃窗塞竹篮。
姜安安手里也捧着一个竹篮,哭笑不得。
随着大巴发动,村民们自发的跟在车后往前走,足足送出一公里才难舍难分地停下,站在原地挥手。
“等我们建设好村长,欢迎你们回来做客。”有人沙哑着声音呼喊。
安静的车厢里渐渐响起抽噎声。
这一个月来,与村民同吃同住,克服种种困难,是非常难能宝贵的经历。
一开始也许有人存在私心,随着救援工作深入群众,早已思他们所思,忧群众所忧。
孙若华靠在姜安安肩膀上,紧紧握着拳,红着鼻子说道:“等有机会,咱们再回双寨村。”
姜安安点头:“好。”
她侧眸望向蓝天,希望再回来时,翠芬这群女孩子能有脱胎换骨的改变。
此时所有人没料到,回到云州县会有惊喜等着他们。
下午。
大巴刚下高速,驶入县城。
马路两边响起热烈的鼓掌声,还有百姓们拿着一条条横幅,上面写着“欢迎英雄回家”。
泪点低的女同志们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原来,家乡还记得他们的付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