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藏青袍文官额角渗出冷汗,他忽然明白过来,有些事,没上称时看着只有三两重,可一旦摆上了称、见了光,分量就会翻着倍往上涨,一千斤都打不住。 文道盟誓是所有流派的底线,兵家违誓本就理亏,若是词宋以此为名义,联合儒家、道家、墨家那些素来反感 “兵道涉政” 的学派共同施压,整个天元大陆的文道势力都会站在兵家对立面。 到那时,别说西楚王室护不住兵家,就连兵圣阁千百年的根基,都可能摇摇欲坠! 龙矩也想通了这层关节,脸上的暴怒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。 他望着词宋平静的脸,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青年比传闻中更可怕,他不吵不闹,只是轻轻一句话,就把兵家推到了 “文道公敌” 的边缘,这手段,比战场上的刀枪更致命。 张文隆站在一旁,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。 他知道,词宋这一步走对了,把 “违誓” 这件事摆上台,就是要让西楚君臣意识到,大梁要的不是割地赔款,而是一个能服众的 “公道”;若是西楚不给,这事传出去,受损的不只是兵家,还有西楚王室的颜面。 王座上的西楚王上终于打破了寂静,他缓缓抬起手,镇国刀的刀柄被他攥得泛出青色,声音沉得像压了千斤石:“词宋,你这话可有凭据?兵家若是真违了盟誓,西楚自然会给文道一个说法;可若是你编造谣言……” “王上放心,凭据自然有。” 词宋抬手示意商函,商函立刻上前一步,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纸册,“这是汴水之战时,大梁军队记录的兵家布阵图谱,还有三名被俘的兵家弟子证词,上面皆有他们的手印与兵道印记,王上若是不信,尽可查验。” 那纸册被淡金才气托着,缓缓飘向王座。殿内众人的目光都黏在纸册上,空气里仿佛飘着无形的引线,只需一点火星,就能引爆整个朝堂。 西楚王上望着飘来的纸册,指尖捏着镇国刀的刀柄,指腹在冰凉的玄铁上反复摩挲。 待纸册落在案前,他却连眼风都未扫过,只抬手将其推到一侧,沉声道:“凭据真假,日后再查不迟。词宋,你且直说,今日把这事摆上台,究竟想要什么?” 第(2/3)页